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進口水產易混淆 國產鱻魚尚實在

  • 發布單位:農業處

內容


國內驚爆低價鯰魚進口加工冒充鱈魚排販售案件,實因鯰魚與鱈魚同屬白肉,若以鯰魚肉混充使用或碎肉裹粉製成魚排等,因口感差異不大及外觀不易區別,故有不肖業者混用謀利,對此漁業署同聲譴責。漁業署表示,為推薦消費者優質及衛生安全水產品,積極輔導業者生產友善環境及可追溯的產品,並舉辦水產品相關競賽活動,獎勵生產者與優良加工業者合作產製精品,敬請國人支持臺灣漁業、採購國產水產品。

呼籲重懲違規業者 保障消費者權益

  漁業署進一步說明,依據財政部關務署進口統計資料,市售鯰魚主要從越南進口,業者大多作為魚排、鐵板燒的食材,年進口量約6千餘公噸,進口平均單價約35元/公斤;市售鱈魚產品年進口量約1萬公噸,消費市場包括魚排、餐廳及家庭料理等,進口平均單價約150元/公斤。該兩種產品均非臺灣生產或捕撈,均為白肉魚,除非全魚型態,不肖業者為牟取更大利潤,常利用低價產品混充高檔食材販售。為責成廠商務實標示產品,衛福部修改「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加重罰則,今傳出衛生單位等查獲業者以低價鯰魚進口加工冒充鱈魚排販售之不法情事,漁業署呼籲衛生單位應重懲違規業者,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鮮饗在地 優先選購台灣優質水產品

  漁業署最後表示,臺灣為漁業大國,冰鮮、冷凍及養殖產品種類繁多,且四季供應無虞,例如當季盛產的秋刀魚、鯖魚、鬼頭刀、小卷、臺灣鯛、石斑魚、鱸魚、虱目魚等,價格及品質都符合各消費族群需求,呼籲國人多選購國產優質水產品,以實際行動減少食物里程愛護地球,以及支持在地最鮮、地產地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