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新聞參考資料109.11.19
斗六市龍潭里一養豬場近期因周遭居民多次反映異味及疑似水汙染之問題,針對鄉親群表不滿空氣品質惡劣,今(19)日由縣長張麗善、副縣長謝淑亞率領縣府團隊進行無預警聯合稽查,張麗善現場宣布將要成立山、海線二個空品監測小組,分別由縣府參議鄭育麟及張喬維擔任召集人,主動積極維護鄉親呼吸一口乾淨空氣的權利,並呼籲全民動起來一起監督,共同維護雲林空氣品質。
縣長張麗善、副縣長謝淑亞率領縣府團隊進行無預警聯合稽查斗六市龍潭里一養豬場
斗六龍潭里養豬場經居民反映異味及疑似水污染之問題,經縣環境保護局連續稽查69次,執行放流水採樣等動作,在附近地區裝設微型感應器,機動式微型感測器設備,搭配太陽能板全天候24小時監測。透過環保局、農業處積極輔導協調,業者表明願站在居民立場,配合提出申請改善現有防汙設備,目前更已出清大部分豬隻,以不造成居民困擾為優先。縣長張麗善除表示肯定,同時也指出後續縣府將積極爭取農委會百億基金,輔導轄內畜牧場提升設施設備並籲請農委會支持。
改善老舊豬舍、更新提升豬場環境設備,縣府擬爭取中央農委會百億基金
張麗善縣長表示,雲林縣為畜牧大縣,養豬場數高達1,210場。中央農委會預計4年(110-113年)編列129.6億,共分八大項目養豬產業發展基金,縣府擬爭取「輔導養豬場現代化轉型升級」總經費9.3億元、第一年擬爭取2億3,250萬元,針對縣內飼養1,000頭以上較具規模之豬場,提出整體改善拔尖計畫,如改善畜舍負壓水濂、高床、廢水處理、引進省工設備等,使場內生產效率提高;另針對飼養1,000頭以下之老舊豬場,因規模較小,業者考量成本而較難提出整體改善,縣府擬以單一設施逐步改善扶弱計畫,減輕業者資金周轉壓力。雲林縣養豬頭數占全國百分之三十,張縣長也籲請中央百億基金應合理分配,使畜舍品質逐步提升,更能維護周遭居民生活品質。
今日張縣長帶隊指揮環保局及農業處派員至斗六龍潭里養豬場執行深度稽查,環保局於現場稽查該場廢水設施及場區周邊是否有異常操作或違法排放情形,並於該牧場進行放流口水質檢測及周界官能異味採樣;並要求其產出之事業廢棄物應依廢棄物清理法規定合法清除處理。現場並告知業者應遵守各項環保法規規定,針對場內異味應確實進行改善,並請該場應加強貯存區之清潔完整,並不得有廢棄物飛揚、逸散、滲出、污染地面或散發惡臭情事,避免造成附近居民困擾。
雲林縣環保局代理局長黃富義表示,業者切勿心存僥倖,應遵守各項環保規定,一旦查獲違法,將依法告發處分,絕不輕放。民眾一旦發現可疑污染就立即稽查,民眾檢舉專線0800-556-003,接獲電話立即出動,呼籲業者及民眾共同維護優質的空氣品質環境。
農業處長魏勝德呼籲,縣府近兩年來持續補助畜牧場更新減廢設備合計401場,每年都會公告受理畜牧場各項減廢再利用設施補助,鼓勵轄內畜牧場積極提出申請,逐年改善設備。